說好的疫苗跟前瞻呢?
前天,9/8,陳時中部長說,明年春天考慮「緊急授權」台灣自行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 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hel/202009080059.aspx 。
昨天,9/9,當英國牛津大學合作開發疫苗的阿斯特捷利康藥廠(目前三期試驗),傳出有試驗者出現「嚴重不良反應」(據說是脊髓炎)之後,陳時中部長改口,緊急授權疫苗有難度,轉為向國外預購 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hel/202009090169.aspx 。
還好是轉向預購,不是主拚緊急授權,要不然,沒經過第三階段試驗的台灣疫苗,大家真的敢用嗎?
疫苗研發,分為四個階段:
前臨床:動物試驗,約半年。
一期臨床:人體試驗,30人,安全為主,有效為輔。
二期臨床:人體試驗,一千人,有效為主,安全為輔。
三期臨床:人體試驗,在高風險感染區進行盲測。
(完成上述四階段之後)
最終批准:進入量產階段。
緊急授權使用:還沒走完四階段的疫苗,用緊急授權的方法,讓它開始使用。
因為台灣並非「高風險感染區」,所以根本無法進行「第三期臨床試驗」,也因為這樣,才會有人詢問政府,是否願意在完成二期之後,就給予「緊急授權」,讓台灣自行研發的疫苗,跨過三期,直接上市的可能?
問題是,想買不一定買得到。
目前全球有九支疫苗進到第三階段,其中四家來自中國大陸。
未來當英國美國研發出疫苗之後,台灣買得到嗎?又如果是大陸的疫苗,台灣政府敢買嗎?敢用嗎?
這才是政府應該前瞻部署的問題。
暐瀚 2020-9-10 de 台北
http://yt1.piee.pw/us8tc